广医主页 金域医学
新-金域检验学院

学院举办2025年第三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时间:2025-06-17      

根据金域检验学院2025年工作安排,6月11日下午,学院第三期研究生学术沙龙在番禺校区科技大楼328会议室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王立富教授、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珍老师以及各年级研究生代表近20人。

首先是文献汇报部分。由肖俊聪小组汇报文献《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ggravate alveolar epithelial barrier disruption via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OCLN (occludin)》。肺炎链球菌是常见的人类机会性病原体,并且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原因。肺炎链球菌典型地定植于人鼻咽和上呼吸道,但当其扩散到下呼吸道时可引起严重疾病。细菌可通过肺泡上皮屏障和血管内皮屏障从空气间隙进入血流,从而增加肺渗透性。然而,肺炎链球菌诱导肺泡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这篇文献清晰地为大家揭示了革兰氏阳性菌通过EVs递送激酶直接调控宿主自噬通路,为细菌-宿主互作研究提供新范式。在俊聪同学汇报完后,王立富教授也提出关于细胞自噬机制的问题,各位同学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自己对于自噬的理解。最后,王立富教授勉励各位同学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把相关基础知识吃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献知识。

由吴旭小组为大家汇报文献《Dynamic allostery in the peptide/MHC complex enables TCR neoantigen selectivity》。这篇文献重点关注的是T细胞受体(TCR)通过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呈递的抗原肽,精确调控细胞免疫反应。尽管TCR具有广泛交叉反应性,但对肽序列的微小变化也能展现出高度敏感性。传统结构生物学的方法往往难以解释这种敏感性,尤其是在肽-MHC(pMHC)静态晶体结构几乎无差异的情况下。该研究聚焦于一种由PIK3CA基因突变产生的公共肿瘤新抗原(AHHGGWTTK→ALHGGWTTK)在HLA-A*03:01(HLA-A3)分子上呈递的系统,揭示了TCR特异性来源于pMHC复合物的动态变构特性,而非简单的静态结构差异。这篇文献分享的知识主要涉及到蛋白结构这一比较新颖的知识,各位同学也表示听完受益匪浅,李珍老师也点评生物信息学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领域,高水平研究里湿实验与干实验相辅相成。

文献汇报后,学术沙龙进入学术科普及实验技术分享环节。刘浩杰同学为大家科普了当前受关注的热门金属植入体材料相关知识。浩杰同学从金属植入体材料的性能参数、分类用途、制造工艺三个方面展开介绍,让大家明白了金属植入体材料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第二位分享的是张笔同学,他从自己课题组研究的领域出发给大家讲解了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技术相关细节,不论是整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还是操作的注意事项他都为一一为大家讲述清楚,这也为各位同学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视野。

高雅妮同学分享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是一种先进的单颗粒检测技术。它通过激光光源照射样本,使纳米颗粒在液体中发生布朗运动,利用光学显微镜实时观察并记录每个颗粒的运动轨迹。借助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根据颗粒的扩散系数计算出其粒径大小,同时还能统计颗粒浓度。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可同时提供粒径分布和浓度信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如外泌体研究)、材料科学(纳米材料表征)和环境科学(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为纳米颗粒的精准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

余梦婷同学给大家介绍分子克隆技术。分子克隆是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目标基因片段插入载体、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扩增的核心实验方法。其流程可概括为“分、切、连、转、筛”五个关键环节,余梦婷同学从这五个关键环节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分子克隆技术。汇报完后同学们也表示这一技术是我们检验专业同学比较熟悉同时也需要继续挖掘的技术,通过梦婷同学的分享也拓展了同学们对于分子克隆技术的认识。

最后,李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师生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对各位同学的精彩分享予以肯定,从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我院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作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科研经验和激发创新思维的宝贵机会,通过相互学习拓宽学术视野,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