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域检验学院2025年工作安排,为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激发科研创新活力,4月23日,学院2025年第二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番禺校区科技大楼328会议室举行,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王立富教授、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珍老师以及研究生代表2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文献汇报部分。由植子凌、冯耀锋、陈思思、张笔、高雅妮、张沐捷所在小组分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文献《YAP promotes cell-autonomous immune responses to tackle intracellular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vitro》。这篇文章着重讲述了YAP通过控制自噬溶酶体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细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细胞自主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初步明确了YAP在细胞自主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还进一步探究了C3外泌酶EDIN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找到更高效的方法来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并为未来的微生物学和YAP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由孙泽蕴、吴丽源、陈欣蓓、陈爱怡、刘浩杰、余梦婷所在小组分享文献《Aging‐induced Alternation in the Gut Microbiota Impairs Host Antibacterial Defense》,这篇文献聚焦于老年人群体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和死亡率升高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揭示了衰老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代谢物Api的减少如何通过影响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加老年个体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为开发基于微生物代谢物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发现对理解衰老相关细菌感染的机制异质性和指导老年人细菌感染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学术沙龙进入学术科普及实验技术分享环节。首先由张丽嬴同学为大家带来 “轻断食神奇魔法”相关知识科普,她提到间歇性断食(如16:8模式,5+2模式)是一种易坚持、科学、简单的减肥方法。轻断食期间,身体从消耗食物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没有足够能量,细胞便会开始自噬,通过分解和清理病变和受损细胞,身体机能得到重新启动。轻断食能引导我们回归自然饮食,尊重身体内的基因和基本规律。
肖俊聪同学为大家带来细菌侵袭细胞实验技术的分享。细菌侵袭是指病原菌通过黏附、穿透宿主细胞膜并侵入胞内增殖的过程,他向我们重点介绍了该实验技术需要注意控制细胞状态、细胞活性保障以及严格的无菌操作。
吴家航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是小鼠原代肝细胞提取实验技术的分享。家航同学讲解了小鼠原代肝细胞提取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在常用的两步胶原酶灌流法的具体实验细节,从试剂耗材的准备到两次灌注的注意事项都一一详细讲解。
朱东波同学为大家分享了脂质萃取的实验技术,他提到该技术在研究脂肪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比了常用的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如Folch法(氯仿:甲醇=2:1)适用性广,但毒性高,需多次离心纯化;Bligh-Dyer法(氯仿:甲醇:水=1:2:0.8)适合低脂样品,溶剂比例需精确控制。
魏坛同学为大家讲解免疫共沉淀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及应用。免疫共沉淀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技术,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活动尾声,李珍老师点评各位同学的分享都紧密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选取的文献创新性强,同时分享的实验技术为同学们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我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作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科研经验和激发创新思维的宝贵机会,通过相互学习拓宽学术视野,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