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教务、考务工作
1、按计划完成2015-2016-1学期的本科及成教教务、考务工作。计划学时:895,实际执行:2043,具体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如下:
教研室
|
承担课程
|
本科
|
成教
|
研究生
|
临床免疫学检验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
396
|
86
|
|
免疫学实验理论与技术
|
|
|
64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
医学微生物学
|
92
|
|
|
临床检验基础
|
临床检验基础
|
208
|
|
|
临床血液学检验
|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
412
|
86
|
|
临床生化检验
|
临床生化检验
|
588
|
|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
|
45
|
|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
临床检验仪器学
|
66
|
|
|
2、教学活动开展
举行了2015-2016-1开学前准备工作会议;2015-2016-2学期的教学任务下达会;2015版教学大纲、学习大纲编写会议。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试讲工作。学期末召开了全院教学工作会议
(二)毕业论文及实习工作
1、2011级99位同学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评选出16篇院级优秀毕业论文。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我院组织了科教科对2010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材料进行自查。
2、组织完成2011级检验专业实习安排及实习期间的考试、小讲课等工作。
3、组织完成2012级实习下点工作。
二、教学建设情况
(一)教学条件建设
1、学院搬迁工作
我院在年初整体从南校区搬迁至东风西校区16栋9楼临时教学安置点,搬迁过程有条不紊,安排有序。根据学校的安排,我院在同年8月份进行了学院二次搬迁至越秀校区10栋11楼,通过与各级职能部门及时沟通,逐步解决了新实验室的各项问题,保证了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2015年我院实验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在2015年建立了150㎡的数码互动实验平台,为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形态学教学提供了技术平台,并在2016年1月20日对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
3、财政专项建设
2015年完成了2014中央财政专项建设,按照计划申购了教学仪器,做好2016年广州市财政专项计划,并填写好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计划建设
1、组织各专业课程编写2015版教学大纲和学习大纲,召开教学大纲编写专题会议,针对学校给出的规范要求,编写各课程完成了教学大纲和学习大纲的编写工作。
2、课程建设
(1)公司牵头四门课程的建设
我院在2015年3月对公司牵头的《临床检验仪器学》、《实验室管理与认证认可》、《临床基因组学检验》和《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四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大纲论证,并与金域大学一同对四门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程序化部署,从教学大纲的落地、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培训和新教师试讲等环节一步步的指引课程有条不紊的进行课程建设工作。并且于2015年9月《临床检验仪器学》顺利开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其余三门课程也已经完成集体备课、预试讲,进入教学任务布置的阶段,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迎接下个学期课程的授课工作。
(2)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组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拍摄,结合专业课程特色,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建设目标,争取让课程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三)教材编写工作
1、公司牵头的四门课程作为试点学院的特色课程,是结合了高校与公司的特点设置的课程,我们以自身强大的平台实力与充足的经验开设了这四门课程,并且安排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实验室管理与认证认可》课程推荐了何君主任参加高教出版社的规划教材编写。《临床基因组学检验》和《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已经完成教材初稿,拟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且已经提交了初稿交给出版社审核。
2、我院共有11人次教师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主编、副主编工作。将我院的教学影响力向全国辐射。
教材
|
出版社
|
作者
|
担任
|
出版
|
201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前冲刺卷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邓小燕
|
主编
|
2015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爱武
|
主编
|
2015
|
临床检验基础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晓蔓
|
副主编
|
2015
|
血液学检验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邓小燕
|
副主编
|
2015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爱武
|
副主编
|
2015
|
临床免疫学检验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徐霞
|
副主编
|
2015
|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指导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晓蔓
|
参编
|
2015
|
201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前冲刺卷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彭亮
|
参编
|
2015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何君
|
参编
|
2015
|
临床免疫学学检验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徐霞
|
参编
|
2015
|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杜晶春
|
参编
|
2015
|
3、由吴晓蔓教授主编,华中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基础检验》荣获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优秀教材二等奖。
三、教学质量控制
(一)加强日常教学环节质量监控
1、开课前两周巡课;
2、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互听、新教师全面听课制度;
3、上课提醒制度:三提醒(上课前一周、一天、一个小时 ),结合本学期上课时间变更,我院要求教学秘书把上课具体时间贯穿到三提醒制度。
(二)加强考试工作质量监控
1、教学管理人员对考试进行巡考
2、做好试卷审核工作,确保试卷的科学性
3、试卷送印、保存由专人负责
(三)开展教学质量评价
除了学校的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外,我院在本学期开展了课堂随机评价活动,每堂课随机抽取10名学生对授课老师进行现场评价,并且在当月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教师及时改进。
(四)教学资料检查
1、教学资料检查
为了进一步规范各教研室的教学资料管理,我院在10月开展了对2014-2015-2学期教学资料的检查活动,对教研室的课程资料、试卷等档案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档案存放不规范、教学任务下达资料缺失等,我们要求教研室进行整改。规范了教学资料的存档。
2、2010级医学检验本科毕业论文资料检查
学院组织专家对2010级医学检验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自查,根据学校毕业论文归档文件的相关规定,结合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文件进行整合。并接受了学校专家团的检查,得到了专家团的认可,也提出了一些整改意见,我院根据专家的意见迅速反应在2011级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资料中,从一开始严格把关毕业论文质量。
(五)教学示范课
1、我院挑选11次课程为教授授课示范课,组织公司教师、新教师进行听课,保证教学质量。
2、参加学校集体试讲。我院选送陈谋通老师参加集体试讲活动,并组织公司教师、新教师到现场听课,促进各位教师的授课水平。
四、项目建设
1、质量工程项目
(1)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中期汇报、验收:
A.验收3项:教学团队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
B.中期汇报2项: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2项
A.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B.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临床检验基础
(3)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5项
A.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
B.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1个。
(4)项目申报:
A.申报广东省校企联合办学协同育人平台项目
B.完成学院“十三五”教学规划
3、教学科研
2015年教师共发表教学论文4篇,获得科研项目立项4项(其中国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SCI文章2篇)
4、学生科研
(1)学生在2015-2016年度共获得学生科研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指导老师
|
课题等级
|
1
|
肝星状细胞内TLR4通路的活化与前列腺素E2-受体通路间的调控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
王漫妮
|
李孜
|
重点
|
2
|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张银霞
|
陈盛强
|
重点
|
3
|
探究H19 LncRNA对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李雅
|
汤郡、葛晨晨
|
一般
|
4
|
急性白血病microRNA124-2和microRNA1469表达及其基因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
|
吴英英
|
汤郡、陈南
|
一般
|
5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现况调查研究
|
林少美
|
罗嘉莹 严慧婵
|
一般
|
(2)学生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2篇。学生发表论文分别获得学校“我的论文最创新”科技论文大赛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
(3)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李洁芳等同学在汤郡副院长的指导下,“miR-138通过GIT1和SEMA4C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值和逆转上皮间质转化”项目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获奖情况
1、邓小燕等老师“医学检验资源型教学平台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获得第十四届广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吴晓蔓教授主编的《临床检验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获得“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优秀教材获奖教材”二等奖
3、徐霞老师获得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4、陈定强老师通过了ASCP国际微生物技师考试,2010级同学苏恒、秦子欣通过了ASCP国际检验技术科学家考试。
六、教学交流
1、教学“双月刊”工作启动
我院的教学工作是由校本部、公司、附属医院共同承担的,由教学科承担沟通协调职能,为了加强教学部门之间的了解,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教学交流,自9月份起,开始创建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双月刊”,向全院教师通报教学工作进展情况,促进我院教学工作的协同发展。
加强校际交流,扩大影响力
2、校际会议
今年10月,由梁耀铭院长带队,周志锋书记、徐霞副院长、吴爱武主任、刘忠民主任、余琳老师参加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九次校级协作会议,梁院长在会上的主题发言“校企协同探索医学检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受到了与会兄弟单位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3、举办“临床检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技术进展”暨“社区医学检验技术提高班” ,共计30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为广东省内的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很好的继续教育平台。
4、召开广东省医学检验分会教育学组年度会议,组织广东省内各学组成员针对医学检验人才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充分讨论。
5、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医学院殷晓鸣医学博士来我院参观交流,与我院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一起交流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方式。
七、下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基本思路及措施
(一)推进ASCP考证工作
将教师和学生参加ASCP认证考试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在学生实习动员时进行ASCP考试经验分享,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总结ASCP考试攻略,提高我院参加考试学生的通过率。
(二)教材编写工作推进
2016年3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3门新专业课程将正式开课,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刻不容缓,从教学大纲到编写讲义(教材),组织师资授课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我院将继续跟进教材编写工作,确保《临床基因组学检验》和《临床色谱质谱检验技术》两们专业课程能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出版教材。
(三)课程推进工作
2015-2016-2学期公司牵头的三门课程正式开始授课,要监督好这三门课程的试讲、集体备课,课程进展情况,保证教学质量。
(四)实习工作:
1、2012级毕业论文组织工作;
2、2012级实习巡点工作;
3、做好2012级实习下点的各项工作。
4、实习基地经验交流会议。
(五)教务、考务工作
1、2016年的教学任务工作:教学任务、调课、教学质量监控等;
2、2016年的考试工作:考试安排、考务管理
(六)质量工程项目
1、督促在建项目的进程;
2、组织教师申报各级教学改革项目;
3、发表教学论文3-5篇。
(七)学术交流
1、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培训(双语、青年教师培养)
2、与培训机构联系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金域检验学院
2016.1.15